8月15—19日,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举行。本次大赛中,经过校赛、区赛、全国总决赛,由临床医学院殷小平教授及陈志颖博士指导的本科生余天睿、汪子萱、卢育涛、谢毅威、肖奕如团队,以参赛项目《远隔缺血适应联合被动运动通过LAMP1促进小胶质细胞胞葬改善脑梗死后神经炎症的机制研究》做大赛报告,荣获中南赛区一等奖、全国总决赛金奖,为我校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。


大赛主席团、学术委员会、组织委员会、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相关代表,来自全球10个国家、20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、200余位嘉宾与评审专家参加活动,办赛规模与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。本次决赛,共收到参赛作品820余项,涵盖基础临床赛道、口腔医学赛道、交叉学科赛道等6个赛道的基础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项目。

我校能获得该优异成绩,既是学子科研实力的巅峰呈现,更是九江学院深化医学教育改革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生动注脚。此次赛事的成功,充分彰显了我校对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培育的显著成效,生动诠释了师生群体锐意创新的探索精神。

长期以来,九江学院临床医学院始终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锻造,置于育人核心地位,着力打造的“久毅班”科研菁英计划,系统构建本科生科研思维训练体系与创新技能培养平台,有效驱动学术成果转化,为临床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“九医范式”的样本。近年来,以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SCI等高质量论文,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的学生逐年增多,大幅提升了我校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学术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。
校医学部、临床医学院供稿
责编:向真 审核:胡志坚 汪浩